阅读新闻

《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》正式发布

[日期:2009-05-27] 来源:福建省拉链同业商会  作者:光阳 [字体: ]

《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》正式发布

    5月13日,国务院正式发布《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》全文,提出加强沿海能源基础设施建设,要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,推进产业结构升级,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。全文摘要如下:
一、充分认识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意义,明确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。
    重大意义: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,北承长江三角洲,南接珠江三角洲,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。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,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、血缘相亲、文缘相承、商缘相连、法缘相循,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。近年来,福建省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,综合实力不断增强,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当前,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,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。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,是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,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;是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,推动海峡西岸其他地区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;也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,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,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。
    总体要求: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从维护中华民族核心利益、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局出发,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,着力推进两岸交流合作,促进两岸互利共赢;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,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;着力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,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;着力深化改革开放,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;着力改善民生,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;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,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,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、文化更加繁荣、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区域,为全局做出更大贡献。
    战略定位: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;
    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;
    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;
    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。
    发展目标:到2012年,在优化结构、提高效益、降低消耗、保护环境的基础上,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,着力科学发展先行,力争在一些领域走在全国前列;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,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;地方财政收入较大幅度增长;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;生态环境继续改善;服务两岸直接“三通”的主要通道基本形成并不断完善,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功能更加凸显。
    到2020年,率先建立充满活力、富有效率、更加开放、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。统筹协调能力明显提高,社会就业更加充分,社会保障体系健全,人民生活更加富足,社会更加和谐。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,生态环境优美,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,生态文明建设位居全国前列,科学发展达到新的水平,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。闽台经济融合不断加强,促进形成两岸共同发展的新格局。
二、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,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。
    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;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;建设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。
三、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,强化发展保障。
    加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与对外通道建设;加强沿海能源基础设施建设;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。
四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,推进产业结构升级。
    加强海峡西岸区域创新体系建设;大力发展现代农业;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;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;建设现代化海洋产业开发基地。
五、统筹区域内协调发展,促进互动融合。
    推进形成科学合理的主体功能区;统筹城乡协调发展;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;推动跨省区域合作。
六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,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。
    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;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;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;深化与港澳侨合作。
七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,促进社会和谐。
    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建设;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;着力改善民生。
八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,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。
    全面推进节能减排;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;强化环境综合整治。
九、加强组织领导,落实保障措施。
    加强统筹协调、加强规划指导、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持;赋予对台先行先试政策;强化组织实施。


阅读:
录入:admin

评论 】 【 推荐 】 【 打印
上一篇:国务院报告: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
下一篇:企业如何获得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
相关新闻      
本文评论       全部评论
发表评论


点评: 字数
姓名:

  • 尊重网上道德,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
  •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
  •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
  •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
  •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